60年代末出现在瑞典的激进思潮非常契合宜家的经营理念。青年文化、流行音乐与1968年的抗议活动都在宜家的产品中有所体现。涂漆颗粒板、塑料以及其他新型材料问世,为打造洋溢青春朝气、绚丽多彩的家具带来崭新的机遇。
居家生活
1960年代


这个时期的瑞典经历了巨大变革。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民众都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幸福感和充实感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家居和室内设计。在贴近自然的城市郊区,住宅建筑数量不断增加,许多人拥有了空间更大的住宅,生活水平大为改善。
“购物”发展为全新的概念。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购买汽车,新建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Kungens Kurva的宜家商场成为了当地居民的热门目的地。商场中设有餐厅和用以展示房间设计的家具展间,顾客可以在此查看、触摸和试用家具产品。

60年代,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工作岗位,但同时依然要承担繁琐的家务。Lena Larsson期望帮助女性摆脱充满不合理要求的人生,她是来自瑞典的室内设计师,同时也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她希望每个家庭都设有适合儿童活动的家庭娱乐室,取代陈列着昂贵家具的会客室,因为这些价值高昂的家具仅仅用于摆设,而从未实际使用。在杂志《Form》刊登的一篇辩论性文章中,Lena Larsson提出了“购买、使用、丢弃”的理念,鼓励读者购买自己喜爱的简约家具和产品,这样大家会更愿意持续使用直到损坏为止。然后就可以将旧物丢弃,购置新品。不过,许多读者误解了Lena Larsson的意思,指责她是在鼓励消费和浪费。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对“用完就扔”的负面解读愈演愈烈,已经远远背离了作者原本的善意。
对英格瓦·坎普拉德来说,恰当把握低价、品质与可持续性之间平衡正变得越发重要。1964年,知名室内设计杂志《Allt i Hemmet》(意为“家中之物”)将宜家与Fashion Street的产品进行比较,发现许多宜家家具的品质更高,这对宜家而言是重大胜利。此外,宜家聘请了多位技艺高超的当代年轻室内设计师及纺织艺术家,他们以大胆配色和前卫造型位家居装饰注入了个人风格。
50年代的当代家具与高档硬木家具在宜家产品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以现代风格焕新演绎、舒适而质朴的纯正瑞典风格家具。居家生活应当惬意温馨,这点恰好体现于多种家居装饰之中:柔软的传统地毯、舒适的椅子,以及能够容纳保温瓶和夜间小食的咖啡桌。
瑞典式福利国家“人民家园”已经建成,宜家正在为千万个家庭打造心仪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