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宜家商场

从家具展间到商场

1958年,许多居民见证了宜家在瑞典阿姆霍特开设的全新家具展间,时任县长、市政委员会主席以及来自斯德哥尔摩的媒体与评论家都有来访,他们格外好奇家具行业叛逆者英格瓦·坎普拉德的最新动向。

短短数年,创立于瑞典斯马兰的宜家,已从经营烟斗和钢笔的小型邮购公司迅速成长为家具品牌。英格瓦新奇的经营方式颠覆了整个行业。此刻,众多访客赴往小小的阿姆霍特,涌向这栋由Alvesta城镇建筑师Claes Knutson设计的亮白色建筑。该建筑采用现代主义风格的混凝土结构,以“V”形立柱作为支撑,这些立柱后来被媒体称作“胜利之V”。

一座低层楼房的建筑图纸,楼房设有带硕大橱窗的拱廊、'V'形立柱和外墙上的宜家标识。
全球首家宜家商场的设计图纸出自当地建筑师Claes Knutson。在此之前,他曾与英格瓦·坎普拉德合作完成多个小型项目,但这是宜家首次在现代建筑上投入巨资。

通往商场之路

20世纪40年代末,邮购行业的处境变得十分艰难。争夺顾客的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成为了仅有的竞争利器。家具经销商不断相互压价,进而影响到家具的品质。英格瓦希望给顾客创造亲自查看产品的机会,帮助他们感受产品的舒适度和耐用性。此前,宜家仅在瑞典各地的临时性商品交易会上展示过家具产品;这时,英格瓦与合作密切的同事Sven Göte Hansson决定,要在阿姆霍特实现让家具长期实地展出。但困难之处在于找到合适的场所。在得知位于阿姆霍特的Albin Lagerblad木器工厂即将停业时,英格瓦果断采取行动。

宜家的家具展间于1953年3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引起了广泛关注。不过没过多久,Albin Lagerblad的厂房便开始显得有些狭小。英格瓦·坎普拉德发现,许多顾客不惜长途跋涉,只为在购买前可以触摸和感受家具的品质。随着销售增长,宜家也开始频频出现在媒体上。那时,瑞典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商店和展间的开放时间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规定取消后,宜家决定在原有木器工厂的对面建造一座全新的家具展间。这个决定为后来首家宜家商场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一座庞大的白色两层建筑,门外停放着1950年代的汽车,照片前景中是设有定位立桩的早期建筑工地。
宜家决定在作为家具展间的Albin Lagerblad木器工厂原址旁边建造一座新建筑,随后立即启动奠基工作。

大胆冒险

宜家邀请建筑师Claes Knutson负责设计工作,并支付30,000瑞典克朗(3,000欧元)作为酬劳。整个工程在当时约耗资100万克朗,粗略相当于如今的1,500万克朗或150万欧元。宜家向当地议会提出资助申请后成功获批,议会相信这项工程有望提升城镇的吸引力,并创造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同时,该项目也得到了当地就业部门的支持。当地报纸评价道,宜家此次工程意味着“出于年龄原因不得不留守家乡的高龄建筑工人,能够在这个冬天获得就业机会”。项目的建造工作于1957年秋季启动,甚至在那时便已经萌生首次扩建的想法。

一名穿戴1950年代外套和帽子的男士,正与工友们共同在建筑工地工作。
当地议会为宜家的建造项目提供资助……
两名身着1950年代工装、头戴羊毛帽子的男士,正在操作建筑工地上的一台大型设备。
……部分原因是为了给当地建筑工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身着1950年代服装、正走下汽车的一家人,前方庞大的白色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正是首家宜家商场。
这栋混凝土建筑采用现代主义风格,当时有杂志将其描述为“一只超过四层楼高的庞大混凝土巨兽[……]又像是给未来世界宇宙飞船打造的着陆场”。

盛大开业

1958年10月28日举行开业庆典之前,英格瓦与Sven Göte Hansson共同撰写了一份“迎新致辞”。在致辞中,两人概述了他们在木器工厂的日子里探索出的商业模式框架,即在家具展间中搭建居家生活场景,并允许顾客在当天以平板包装的形式将部分家具带回家中。这份致辞被分发至记者以及其他出席开业庆典的人士。这是其中内容的节选:“(宜家)之所以要大幅拓展规模,除了影响企业发展的常规因素外,还归因于公司采取的新型分销方式,那便是将产品目录邮购和阿姆霍特家具展间零售相互结合。”

身着深色西装的老者Eric Anderek与一名小女孩共同站在宜家标识前,脚边摆放着许多花束。
阿姆霍特市政委员会主席Eric Anderek上台发表演讲。

这处经营场所占地6,500平方米,其中4,000平方米用作家具展间,其余空间用于产品仓储。很快,建筑中央的宽敞中庭内便汇聚了众多满怀好奇的访客。员工Bengt Ruda曾经就职于瑞典NK(Nordiska Kompaniet)百货商店,1957年受英格瓦的邀请入职宜家。他在建筑顶层布置了两间小型公寓,便于访客在近乎真实的居家场景中体验和试用宜家产品。即便在展间暂未营业时,访客仍然可以来这里查看产品。为此,访客只需要沿着室外台阶来到带有硕大展示橱窗的拱廊,拱廊长度84米,与建筑的整条长边平齐,在瑞典语中被称作“Smålandsgången”,意为“斯马兰步道”。夜幕降临,访客从各地来到阿姆霍特参观宜家展间,透过硕大橱窗欣赏内部的家具陈列和明亮的房间设计。

英格瓦·坎普拉德的演讲为开业庆典拉开帷幕,他戏称自己“格格不入”。英格瓦表示,自己的成功确实引起了某些顾虑:“整个行业似乎都在针对我们。我们被禁止参加S:t Eriksmässan交易展会,但我们在马路对面租用了一处展示场地,从而化解了这个问题。我们的供应商遭到联合抵制。供应商们为了自保,不得不在发货单上使用中立公司的名称。最糟糕的是,有谣言称我们的产品质量低劣,服务也不尽人意。”

年轻时代身着深色西装的英格瓦·坎普拉德正在发表演讲,身后是大幅宜家标识和许多鲜花。
英格瓦·坎普拉德在开业庆典演讲时调侃自己在家具行业中“格格不入”,他讲述了宜家如何被禁止参加其他家具展会,以及那些“产品质量低劣,服务不尽人意”的谣言从何而来。
在家具展品之间交际应酬的访客,女士们身着1950年代连衣裙或半身裙套装,男士们穿着西装。
开业庆典迎来了许多当地政要,以及满怀好奇的评论家和来自斯德哥尔摩的记者。

订婚夫妇的必游之地

开业庆典过后,关于宜家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众说纷纭,褒贬参半。格外看好宜家的报道来自《Svenska Journalen》杂志,其称英格瓦·坎普拉德已将斯马兰变成“订婚夫妇的必游之地”,并对订婚及新婚夫妇纷纷来到阿姆霍特宜家家具展间购买首套家具的现象表示赞赏。在接受采访时,英格瓦·坎普拉德表示:“一对婚期在即的年轻情侣应该能够以2,000克朗(200欧元)妥善布置整套现代风格一居室公寓,其中涵盖了家具、地毯和窗帘。” 这位热心记者惊叹于如此优惠的价格,把宜家描述为“家具与室内设计的梦中圣地”,并称这座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为“一只超过四层楼高的庞大混凝土巨兽……又像是给未来世界宇宙飞船打造的着陆场”。

身着粗花呢西装外套的英格瓦·坎普拉德站在一栋白色建筑前,该建筑正是首家宜家商场,停车场中停放着1950年代汽车。
英格瓦·坎普拉德站在新建成的家具展间前,偌大的停车场已准备好迎接满怀好奇蜂拥而至的家具买家。

代表成熟家具行业的出版物则持更加谨慎的态度。他们以嘲讽的语气评述英格瓦·坎普拉德和宜家公司,甚至怀有几分居高临下的意味。Bo Lagercrantz是活跃于瑞典工艺设计协会的设计领域人物,同时担任当时的北欧博物馆馆长,他在《Expressen》晚报中表达了自己的复杂感受。他对宜家诸多产品的评价是“深有预谋”。他还怀疑,价格如此优惠的软垫家具,其内在是否能够真正达到宜家所承诺的品质。但同时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宜家开启了“合理健康的价格战”,对家具行业发起了挑战。Bo Lagercrantz认为,“让消费者亲自检验所有产品的做法”将使宜家和英格瓦·坎普拉德“获益良多”。当时,新成立的消费者机构VDN已经开始对椅子和桌子进行等级评定,Bo Lagercrantz预测,这将成为宜家证明自身有能力做到物美价廉的有利契机。

混杂的1950年代新闻剪报,其中有1958年阿姆霍特宜家商场开业庆典的相关报道。
首家宜家商场的前身正式开业之后,媒体对英格瓦·坎普拉德和宜家的评价褒贬不一。一位热心记者将宜家称作“家具与室内设计的梦中圣地”。

阿姆霍特宜家家具展间开业的第二天,Bo Lagercrantz向英格瓦致信,建议他自主研发测试设备,即“以铁管制造椅子测试仪”。Bo Lagercrantz写道:“如果你把设备放置在大厅中,让访客亲眼见证椅子如何时时刻刻经过测试,以计数设备显示‘就坐’次数,我想这将成为最有效的广告宣传。在你的竞争对手中,极少有企业具备向公众展示这种测试方法的条件。” 英格瓦·坎普拉德当即采纳了 他的建议。

老忠臣的新角色

家具展间开业之后随即大获成功。众多访客纷至沓来,先是在入口吧台享用茶点,随后或独自漫步,或由精通家居装饰的销售人员引导参观。家具展间的首次扩建于1960年完工,当时建造了一处临时备餐间,后改造为配备专业厨房的宜家餐厅,并由现有员工Bengt Ruda负责室内设计。此举为后来的宜家餐厅奠定了基础。如今,世界各地的宜家商场内均设有宜家餐厅。

身着1950年代服装的访客在瑞典阿姆霍特宜家商场的低层建筑外排起长队。
开业当天,家具展间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在家具展品之间交际参观的访客,女士身着1950年代连衣裙或半身裙套装,男士穿着西装。
衣着考究的访客在家具展间流连漫步,触摸和感受家具及其他展品。
身着1950年代服饰的年轻夫妇望向宜家商场橱窗,橱窗内展示的是放有桌子、椅子、台灯和扶手椅的房间设计。
展间暂未营业时,访客可以沿着室外台阶步行至Smålandsgången(“斯马兰步道”),这是一条与建筑长边齐平的橱窗拱廊。夜幕降临,访客从阿姆霍特甚至更远的地方来到此处,缓步欣赏内部的家具陈列和明亮的房间设计。

首个家具展间很快成为了宜家商场,同时也是如今遍布世界数百家宜家商场中的首家。这座商场持续运营了50余年,直到2012年停业,取而代之的是阿姆霍特郊区那犹如巨型蓝色箱子的现代建筑。

此时,Claes Knutson设计的这栋优美白色建筑已经破旧,内饰和外墙都需要大量翻新。在此后很长时间内,它都被脚手架和防水帆布遮挡。2015年,翻新工程终于结束,大部分建筑外墙已经恢复了昔日的辉煌。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重现于阿姆霍特,而建筑内部则焕然重塑,以满足其新的角色需要:作为宜家博物馆的所在地,记载宜家在不同时代的精彩故事。

一处大规模建筑工地的全景图,一辆大型吊车正在将脚手架送至屋顶。
全球首家宜家商场持续运营超50年之久,直到2012年停业。之后的多年时间内,这栋建筑长期被包裹在脚手架和防水帆布之内。
人们站在一栋线条简洁、设有'V'形立柱的白色建筑前,墙面标识写着'宜家博物馆'。
2015年,曾经的建筑重现风采,经过两年多的翻新,其外墙重新展现出昔日的辉煌。与此同时,建筑内部的改造也已完成,以适应其新的角色——宜家博物馆。

相关内容

首家宜家商场
0:00 / 0:00